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全國性的權威性管理機構,國家沒有一部會展法典,除廣交會外,在國際上還沒有能叫響的知名展會。因此各地會展法規各異,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濃重,會展經濟發展嚴重失衡,會展機構素質良莠不齊。
究其原因,就是中國會展業正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時期。在這種初級階段,業內各霸割據,各立山頭,給會展經濟的發展造成聲勢浩大,發展滯后的扭曲局面。要想盡快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必須走國際化道路,引進國外先進的會展發展模式,早日與國際并軌,以少走彎路,少受損失,迅速提升中國會展經濟發展水平,使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之會展經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用國際先進模式改造中國會展落后狀況勢在必行。
國外成熟的經驗,可博采眾長補己之短
從1851年全球誕生了第一個展會?英國工業博覽會開始,到現在已有150多年歷史。嗣后各國相繼發展會展經濟,經過百年的撞擊和磨合,形成了如今龐大的會展經濟鏈。現在意義上的會展已經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會議與展覽,而是以會展為核心拉動的旅游、餐飲、住宿、交通、建筑、金融、電信及相關的電子行業等。用專家的話說是1:9的拉動效應。各國,特別是歐美一些展覽大國經歷了多年風風雨雨、坎坷不平的實踐,不斷改革,不斷調整,不斷提高,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我國會展經濟的發展,如今也處在外國當時的初級階段,為何不能像我們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引進先進管理那樣,迅速縮短與國外的差距呢?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取得直接經驗,我們可以嘗試著學習外國的間接經驗來改造、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呢?
從目前現狀來看,中國的一些會展大腕大都是海歸派,他們帶來不少外國會展的發展思路,吸納了一些外國的成功經驗,為我國會展現代化建設增添不少光彩。從展館建設方面來看,展廳的多功能及智能化建設、輕便和易于拆裝的現代化展臺建筑材料、電子門票防偽技術及資料搜索等,都是洋為中用的巨大成果。
提高服務意識,細化會展流程
在展覽大國德國,展覽主辦方認為,一個成功的展會,并不在于展會名稱、展館檔次和攤位的多寡,而關鍵在于服務的水平。所謂服務,主要是指對綜合對象目標的實現提供可能的條件。綜合對象包括參展商和目標觀眾;其目標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得(公益性展會還要考慮政治效益);提供實現目標的條件包括市場可行性等、辦展環境和辦展條件、交通輻射范圍等要素。也就是說,會展的策劃要充分考慮到以上因素。
細化會展流程就是辦展企業要搞好策劃?調研?論證?招標?宣傳?招商?布展、展中即時信息?展后總結和反饋一條龍服務。每一環節還可再度細化,如專家點評、觀眾投訴、因故延長或縮短展期等。舉辦會展的內容與當前國內外市場的趨勢應當同步。成功的國際展會應當提前一年半開始策劃與市場調研,提前一年開始招商。策劃時要充分考慮會展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根據不同性質的展會選擇相關的場地,有的展會策劃要與其他活動牽手。如在某地舉辦旅游節、狂歡節時,同時在那里舉辦相關的展會,成功率就很高。連屆性展會要建立數據庫,這對于鞏固老客戶,發展新客戶有很大的作用。在舉辦展會之前三個月至半年要在媒體、街道、商場、交通工具上做好宣傳造勢工作,先吸引公眾的眼球,到展會舉辦時就會水到渠成。
成立行業協會(或商會),統一協調會展布局
在德國、英國、法國、瑞士等都有全國性會展行業協會,舉辦展會必須通過這些協會來批準和協調。比如主辦方欲舉辦機床展,協會要先審查國內有無同類展會,一般某類展會舉辦后半年之內不得再舉辦同類展會,如果在其他地區也在舉辦機床展,協會就會讓其組織企業到那里去參加他們的展會。此外,協會還受理參展商和觀眾的投訴,按照協會規章來處理這些糾紛。
向專業展會轉變,提高展會效果
國外絕大部分展會都是專業展會,如船舶機械展、醫療設備展、專用車輛展、照明器材展、寵物展等。專業展會的優勢就是觀眾絕大部分都是專業觀眾,也叫目標觀眾。參展商與專業觀眾之間互為目標,即參展商希望將產品或技術銷售給專業觀眾,專業觀眾也是為了解或購買意向選擇參展企業的產品或技術,二者之間可以交流與互動。由于綜合類展會門類較多,觀眾復雜,成交率往往較低。所以我國辦展的重心也應當向專業化轉移。國內的大部分綜合展會商品林林總總,目不暇接,且同一產品,價格差異較大,觀眾很難下決心買單。綜合類展會的另一弊端就是展館環境嘈雜,參展商往往接待很多無關觀眾,疲憊不堪的精力難與目標觀眾細致交流。近兩年專家對廣交會須向專業化轉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專家建議:發展會展業走國際化道路的建議并非全盤照搬,我們主要向國外先進展會學習,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這些經驗包括他們的思路、做法、流程和服務。不能靠重復實踐來驗證一樣。拿他人的成功改變自己加快發展,以他人的教訓警戒自己少走彎路,這就是使我國會展沖出多而不精、大而無名的瓶頸,走國際化道路的惟一捷徑和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