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展覽會發展與改革的幾個問題
發布日期:2013-01-17 瀏覽:1754
關于規模控制問題
在展會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展覽會規模和直接效益是成正比的。規模越大,組織者的經濟效益也就越好。那么品牌展覽會的規模是否應該控制,又如何控制呢?這個問題應該做具體分析。首先,適當控制是肯定的,同時,要依據政府賦予展覽會的責任以及各種環境條件的許可程度,否則不具備可操作性。廣交會開始舉辦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它的規模、效果和當時國家政治和經濟環境是相適應的。本世紀初,進行分期舉辦,調整展區設置和展品分類,規模增擴一倍多,應該說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展覽向國際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走勢、中國自身進出口貿易發展迅速,展位供不應求等情況是相適應的。其次,要根據業務發展規律和特點,包括消費習慣,順應參展商,采購商(觀眾)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理解各方面的經營成本需要。第三,堅持維護和提升品牌展覽會自身的含金量,適度保持展位供求狀況,維護參展企業和參展商品的質量和層次。祖先們早就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中國的百年老店,即中華老字號很多,很多品牌蜚聲海內外,經營者們注重質量和品牌,注重信譽和經營特色,不隨意擴大店面和增開分店,甚至連建筑物特色乃至店面牌樓都不準輕易改動。西方不少經營者也諳熟這個道理,德國法蘭克福展覽會等就是例證,他們對展覽規模嚴格控制,加上其他原因,展覽會的含金量(品牌效應)經久不衰。廣交會在世界金融危機已經來臨的情況下,由兩期擴充為三期,規模增加30%以上,在官產學研界引起不少議論,且分析相當深刻。在擴大規模以后,采購商(觀眾)和出口成交連續兩屆雙下降,可能不無道理。
關于進出口交易會進口和出口的互補問題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對整個會展行業都值得研究。2006年底,中國政府宣布從2007年起將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改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專門開辦進口商品展覽,歡迎海外企業前來設攤推銷。經過各方面努力,進口展覽面世。筆者認為,展覽只能小步出行,不斷探索總結,短期不可能和出口商品展覽相提并論,甚至長期發展也不能做到并駕齊驅。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首先,中國出口規模的迅速擴張,主要是制造業突飛猛進,“世界加工廠”出于此。而制造業的迅猛增長,“中國制造”能云游四海,主要是原材料及勞動力價格低廉,環境保護問題還沒有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等。而中等以上發達國家,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均高于我國,他們“生產不如買入”和中國的“發揮優勢,擴大出口”正好對接。因此一般加工制成品,不可能到中國展覽會上銷售,因為沒有競爭力,而發展中國家和中國相比,更是初始階段。其次,世界已經普遍進入重要資源及能源保護期。西方經濟界普遍認為重要能源和原材料是經濟發展的心臟。因此,資源性產品不可能到中國展覽會上銷售,況且,中國已經加強重要資源、能源保護,加強生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可以想象,發展中國家將會沿著這條發展思路前進。第三,中國歷來在尖端技術、高新技術及產品、以及軍購方面,飽受西方國家的限制,因此先進科學技術及其產品,包括成套設備,精密儀器等不可能拿到中國展覽會上推銷,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用市場換技術”的口號下,能進入中國市場者已通過專營,固定采購渠道,合作生產,投資辦廠等多種渠道,大部分已經占領了中國市場,不需要再在中國展覽會上推銷。第四,中國進口商和出口商總體分為兩大板塊,出口商從事進口業務主要是為擴大出口服務,單純為開拓國內市場而從事進口者,比例很少。即使是走國際上綜合商社之路的中國企業,內部進出口業務、生產和內銷業務,也都是多層皮,嚴格來講,是不可能完全粘合在一起的。進口特定商品,針對國內市場特殊的消費群體組織的展覽會,比如高檔消費品或奢侈品展覽會,效果也不令人滿意。因此,進出口在展覽會上真正達到互補,還有相當距離。幾年來的實踐也得到充分證明。
關于宣傳和招商、招展的問題
品牌展覽會的包裝宣傳工作各自都有比較成熟的經驗。主要是包裝宣傳是初期的;過渡性宣傳是循序漸進的;特定宣傳列入重點工作進行;本身的形象、聲譽、效果等,是展覽會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積累,是低成本且最有效的宣傳;大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嚴峻形勢和異常困難,不是靠適當加大宣傳力度就能解決的;已經具有較大品牌效應的展覽會,是不需要對社會宣傳進行大量投入的。比如廣交會過去的對外宣傳,重點是加大對工商團體的聯系和合作,有效運用工商團體的宣傳資源進行工作,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宣傳中要注意把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把改進的情況,不能改進的原因,新的政策和措施及重大變化告訴他們,實踐證明,這一做法極受歡迎。充分利用媒體,廣交媒介朋友,廣泛聯絡商界和新聞界的感情,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關于服務體系的有效運作問題
品牌展覽會服務工作應該高人一籌。建立體系是個基礎問題,落實責任是個保證問題,高效運轉也只是效率問題。所有貫穿始終的紅線應該是服務思想和服務態度問題。樹立正確的服務思想,核心是要解決“設身處地”四個字,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被服務對象,對方的服務態度你是否滿意,有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其次,是要解決“耐心”問題,一定要“堅持下去,持之以恒,恒之以耐”,耐心服務,忍耐被服務對象的不滿,耐住自己的性子。第三,善于聽取意見和建議。不能接受或客觀環境不允許接受時,要認真做好解釋工作。尤其是組織領導者,不要擔心自己曾經決策過,擔心自己否定自己難以自圓。要堅持高起點、長眼光,用發展的觀點把握機遇,用進步的觀點吐故納新。服務對象是上帝,在上帝面前,還有什么顧慮不能拋棄呢?只要有利于品牌展覽會的發展壯大,為其增光添彩,還有什么理由不研究并采納“上帝”的意見和意愿呢?第四,堅持“服務無止境”觀點。對服務質量的投訴永遠不可能是零。只能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環境在不斷變化;被服務者的結構在不斷變化;被服務者知識、能力、水平、直至思維方式千差萬別,他們對服務者的要求不盡相同,有的甚至要求極高或根本無法做到。反之,品牌展覽會的組辦者,更要根據變化的情況,采取不斷變化的措施,適應被服務者的要求,不斷改進自身的服務工作。
關于組辦機構人才素質的問題
品牌展覽會有很多區別于其他服務展覽會的特征,理所當然,她應該具有更高素質的工作隊伍,來承擔更大的責任。品牌展覽會組辦隊伍應該具備相當敦實的經濟知識,應該基本熟悉宏觀經濟主要內涵及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政策法律系統;基本熟悉展覽會關聯密切的專業和商務知識;基本熟悉會展運行的一般規律及相關基礎知識。筆者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其次要具備較高的操作技能,熟練操作,自如運轉。崗位技能和系統技能進行有機銜接;要具備較強的組織指揮和協調能力。用系統工程理論組織指揮協調內部;用平等協商方法協調外部;用關心、體諒、幫助、感謝的胸懷去面對所有來客(參展商,采購商和觀眾),畢竟是他們帶來了人氣、生意和財氣。
中國會展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沿著“專業化、國際市場化、品牌化、法制化”的方向,步伐堅定,走勢良好。品牌展覽會在不斷開拓創新,擴充實力,增強凝聚力, 提升含金量。其他各類展覽會也在不斷總結自己,發揮優勢,審時度勢,相機突破。在金融危機沖擊情況下能有這樣的局面實屬不易!可以預見,經過金融危機沖擊的磨練,經過會展企業內部的調整、整頓和苦練內功,未來的發展會更加健康!品牌展覽會責任重大,要不斷努力。
世界500強選擇我們的理由
展覽設計搭建服務熱線:400-6179-888-
官方搭建商
多屆進博會搭建商;第一屆進博會搭建項目與搭建面積居行業首位
-
40萬+
海內外項目搭建面積超過40萬平,場館100余座,搭建項目數與面積總量在展覽設計搭建領域一騎絕塵
-
106個國家
服務網絡覆蓋全球106個國家,602個城市,與亞洲,歐洲,北美等200余家主辦場館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
100位+
擁有100位業界設計師, 服務超過70%的世界五百強及400余家政府機構,榮獲設計類獎項60余
-
一站服務
一站式展臺設計策劃運營,多角度為展會營銷賦能,打通全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設計搭建服務體驗